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在清醒、自主呼吸、低血容量志愿者中的变化

2012 
背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的改变能否提示中心血容量的进行性减少,同时评价出血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的改变能否较其他标准生命体征更早预测血容量的丢失。方法在18例健康受试者采用下体负压(10werbodynegativepressure,LBNP)方法逐渐减少中心血容量,收集受试者手指、前额以及耳朵感受器部位的脉搏血氧饱和度资料。同时采用心阻抗血流图记录每搏量的变化。此研究是在一个实验室内进行,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计算每一个脉搏波形的脉冲幅度、宽度以及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根据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特征的变化与LBNP期间血容量改变之间的关系计算合并相关系数。结果耳朵和前额部位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的脉冲幅度、宽度及曲线下面积的下降与LBNP时每搏量的逐渐减少呈明显相关(每一项R。I〉0.59)。而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的改变先于动脉血压的明显下降。前额部位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特征与每搏量相关性最好(R。:0.97)。中心血容量恢复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也回到基线。结论在自主呼吸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失代偿前,分析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可以诊断性发现临床上严重的低血容量。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