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中部基性岩墙成因:K-Ar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证据

2016 
为查明郯庐断裂带中部基性岩墙的形成机制,对其开展了岩石学、K-Ar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基性岩墙属于碱性粗玄岩系列,且为晚中生代白垩纪(122.2±2.8-128.3±2.4Ma)岩浆活动的产物。基性岩墙主量素组成范围较窄,富集Rb、Ba、U、Pb和Eu、亏损Nb、Ta和Ti,具有较高的(^87Sr/^86Sr)i初始比值(0.7068-0.7104)和负的eNd(t)值(-15.2--16.2)。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基性岩墙为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地幔低程度(〈5.0%)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形成过程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同时受到一定程度太古-元古代物质混染作用的影响。富集源区形成机制与榴辉岩化下地壳拆沉作用及强烈的交代作用有密切的联系。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