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显像剂 18 F-氟丙酸在肝癌中的生物学评估

2018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剂 18 F-氟丙酸( 18 F-FPA)对肝细胞肝癌(HCC)的显像效果及其摄取机制。 方法 (1)以甲基-2-溴丙酸乙酯为前体合成 18 F-FPA;(2)通过体外细胞摄取实验测定人肝癌SK-Hep 1细胞不同时间点对 18 F-FPA的放射性摄取情况;观察不同浓度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奥利司他(Orilistat)、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5-十四烷氧基-2-呋喃甲酸(TOFA)对 18 F-FPA的摄取抑制情况;(3)对荷人肝癌SK-Hep 1小鼠行 18 F-FPA microPET/CT显像,并与 18 F-FDG PET/CT显像进行比较。 18 F-FPA和 18 F-FDG在肿瘤中的放射性摄取率比较采用 t 检验。 结果 (1) 18 F-FPA的合成产率为(45±2)%。(2)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人肝癌SK-Hep 1细胞对 18 F-FPA的摄取率从5 min的(1.3±0.4)%上升到120 min的(4.6±0.2)%。细胞摄取抑制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高,人肝癌SK-Hep 1细胞对 18 F-FPA的摄取逐渐降低。当抑制剂奥利司他和TOFA浓度均为400 μmol时,人肝癌SK-Hep 1细胞对 18 F-FPA的摄取率分别降低了(40.3±4.0)%和(26.0±6.0)%。(3)荷人肝癌SK-Hep 1小鼠 18 F-FPA microPET/CT显像显示了快速且准确的肿瘤定位,肿瘤/肝脏比值为1.63±0.26; 18 F-FDG PET/CT显像中的肿瘤/肝脏比值为1.09±0.21。 18 F-FPA比 18 F-FDG具有更好的显像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055, P =0.047)。 结论 18 F-FPA可用于肝癌显像,且其摄取与脂肪酸合成有关。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