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5 年中国气候干湿状况的时空分异

2017 
气候干湿状况由降水量和潜在蒸散 ET o 共同决定, 是表征区域环境特点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基于气象站实测数据, 首先利用FAO56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 ET o , 然后采用年干燥度指数 K (年 ET o 与降水量之比)研究了1961~2015年中国陆地气候干湿状况的时空分异规律, 并讨论了干湿变化的主导气候因子, 结果显示: 秦岭-淮河一线年降水量和 ET o 大致相等( K ≈1.0), 该线以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大部分区域降水量高于 ET o ( K <1.0), 气候湿润; 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远小于 ET o ( K ≥4.0), 气候干燥. 全国总体干湿状况围绕平均值上下波动, 且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 但其中存在一段跨度约10年的相对湿润时期(1987~1996年). 全国总体干湿状况在3年、7~8年、11年和26~28年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了较强的周期性. 气候干湿变化趋势及周期性的区域差异明显, 其中西北和青藏高原西部等地区湿润程度增加幅度较大, 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黄土高原等地区干燥程度增加幅度较大, 但区域干湿变化的线性趋势大多不显著. 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湿变化在8~14年的周期上表现出较强的节律性. 降水量是大部分区域干湿变化的最重要影响因子, 特别在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干湿变化与降水量高度相关.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