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入法界品圖」中善財童子的造形與特色

2015 
今日唐五代時期關於「入法界品圖」的遺存案例,並無長安、洛陽一代京畿地區的實物,僅剩敦煌地區所遺留的壁畫可窺知當時的風采,以借此遙想大唐長安、洛陽當時寺院中「入法界品圖」所表現的繁華絢麗風範,此乃藝術史研究的無奈與限度。至於唐五代時期「入法界品圖」的造形,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即「菩薩形」與「世俗人物形」。在「菩薩形」的樣貌與菩薩裝扮無異,乃至配置蓮華座、頭光等,具菩薩莊嚴性的特質,至於「世俗人物形」的善財童子則是較為有趣的造形,畫面中的善財童子,身著世俗的服裝,其通常為直領或交領寬袖長袍,下身配置襦裙的盛裝打扮,在當時世俗文化中的孩童並不常見著此種服裝,此乃少年、成年男子常見的世俗禮服,卻在善財童子身上出現。此外,「世俗人物形」的善財童子造形也完全沒有童子稚趣的服裝、體態之展現,宛如成熟的年輕人或者少年,但有些畫面會故意在其頭頂上加上單髻髦髫,此種髮型通常為孩童特有的樣貌,彷彿闡述不可忽略其童子的本質身分。「世俗人物形」的造像主要傳達出善財童子「初發心始終無二」,並且有「勵行求法遍法界」的精神。至於「菩薩形」的造像思惟,傳達出善財童子為「菩薩的本質性」,以及「示現度眾的悲願」。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