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的分离与血清学调查

1960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由于腺病毒的发现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3年Rowe氏等在儿童增殖腺体的组织培养中观察到生长的上皮细胞的自动退化现象。在Hela细胞或人胚胎组织细胞的培养管内连续传代亦可引起类似的细胞退化,表明了病原体的存在。进一步检查的结果证明病原体系一组新病毒——AD病毒。与此同时Hilleman氏等自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嗽液中,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分离出一株新病毒——RI-67病毒。此病毒在一般实验室动物与鸡胚胎内皆不致病,并与AD病毒有血清学上的联系。不久Parrott氏等自咽结合膜炎患者中亦分离出类似的病毒,Huebner氏等命名本组病毒为APC病毒(Adenoidal-Pharyngeal-Conjunctinal的缩写)。此组病毒具有下列主要特性:①在Hela细胞,人胚胎组织与猴组织细胞内能引起细胞病变;②在实验室动物中不致病;③产生一可溶性组特异的补体结合抗元。④在患者或被免疫的兔机体内能产生组特异的补体结合抗体与型特异的中和抗体;⑤能耐受乙醚处理。随后Jawetz氏等自流行性角膜结合膜炎与非细菌性结合膜炎患者中,Berge氏等自非细菌性咽炎患者中,Dascomb氏等自非典型肺炎患者中,Chany氏等自幼儿肺炎患者中皆分离出本组的各型病毒,充份说明了在人体内本组病毒能引起呼吸道,特别是上呼吸道与眼部的感染。1956年本组病毒被正式命名为腺病毒(Adenovirus)。
    • Correction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