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NanoDrop检测 D 260 / D 230 值在DNA质检中的意义

2017 
目的探讨NanoDrop检测 D 260 / D 230 值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DNA标本质检的意义。 方法收集1 494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血液DNA样本,分别用NanoDrop和PicoGreen检测样本浓度。第一阶段,对24例NanoDrop和PicoGreen浓度>50 ng/ μ L的DNA样本行Omni中华8芯片检测,比较16例芯片成功样本与8例失败样本的 D 260 / D 280 值及 D 260 / D 230 值。第二阶段,选取1 122例NanoDrop和PicoGreen检测浓度均大于50 ng/ μ L DNA样本行管家基因 GAPDH 的PCR检测,并对PCR反应成功的样本行Omni中华8芯片检测。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比较PCR反应成功与失败DNA样本的 D 260 / D 230 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 D 260 / D 230 值对PCR结果的鉴别效率。 结果第一阶段中,芯片成功与失败样本的 D 260 / D 280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444),而 D 260 / D 230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3.920, P D 260 / D 230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5.983, P D 260 / D 230 值预测PCR结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7;最佳诊断点的 D 260 / D 230 值为0.89;特异度为0.95时的 D 260 / D 230 值为2.305。 结论在进行GWAS时,浓度及 D 260 /D 280 值均较好而 D 260 / D 230 值较低的DNA样本可能含有较多杂质,需联用PCR检测以确保样本质量; D 260 / D 230 值≥ 2.305时,样本纯度满足GWAS芯片检测的要求,可省略PCR检测。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