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今詞初集》的編纂構想

2013 
清初詞道復盛,在《倚聲初集》之後,眾家詞選集亦紛紛問世,詞人皆以詞選集作為宣揚理論的重要手段之一。《今詞初集》為清代詞選本,由顧貞觀(1637-1714)與納蘭性德(1655-1685)共同選編,於康熙十六年(1677)初刻,此書的編纂,主要肇因於納蘭性德與顧貞觀感嘆自宋明以來,詞學衰微不振,清初詞風又多艷麗,顧貞觀等人欲透過詞選矯正此風氣,同時對《倚聲初集》提出繼承與糾正。此外,康熙年間成書最晚之詞選為康熙五十三年(1713)由沈時棟選編之《古今詞選》,沈氏選編期間曾會同眾多名家參與編選工作,顧貞觀即在其中,顧氏並為之作序,因此《古今詞選》可視為顧貞觀晚年停止填詞後的詞學理論,《古今詞選》與《今詞初集》的選錄差異也可體現顧貞觀選詞前後之心境。本文即闡述《今詞初集》的編纂動機、選詞情形;其次則將之與同時代之《倚聲初集》、《古今詞選》相較其差異。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