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观:一种“希望哲学”的理论建构

2012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如何定义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了一个理论问题。在与各种自命为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交锋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一种非正统和非官方的立场,对于马克思主义展开了各种别开生面的解释,并且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进路。德国哲学家布洛赫从一种"尚未存在的本体论"出发,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一种"面向未来的唯物主义",或者说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客观趋势的"具体的乌托邦"。他试图挖掘并且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维度,将过程哲学、乌托邦主义、新浪漫主义、人道主义、弥赛亚主义等思想资源进行整合,构造出了一种具有明显复调结构的"希望哲学"。本文将对他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以求探讨他所建构起来的"希望哲学"的内在逻辑及其理论整合。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