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二叠纪地层厚度:来自深反射地震的证据

2019 
在松Ⅰ~松Ⅵ 6条深反射地震剖面上依据震相特征并结合地质演化过程分析识别石炭-二叠系,分析其层位反射特征及同相轴特征,建立松辽盆地北部地区石炭-二叠系地震震相特征识别标志。主要震相特征为中-强反射能量,局部存在高值,整体同相轴连续-较连续,由南到北、由西向东规律变化。利用已有的钻遇石炭-二叠系的探井资料和地震波传播速度,得到研究区时间-深度转换关系。由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相位追踪对比后的反射时间分布,计算石炭-二叠纪地层顶界面与底界面在深反射地震时间剖面上的走时之差,通过时深转换得出研究区基底石炭-二叠纪地层厚度和分布。全区地层分布不很均匀,主要在中央隆起带以东地区及西部断陷区出现2个厚度高值区;地层整体由浅到深大致可分为上、中、下3层,且地震震相特征互不相同。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二叠系分布对东北地区主力油层之下的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