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H值下锑(V)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及其生物配体模型的构建

2020 
随工矿业发展,越来越多的锑(Sb)元素进入到环境中,因此了解Sb的毒性及生态风险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溶液模拟实验,设置了9个pH梯度,研究了不同pH梯度下Sb(Ⅴ)的形态变化及其植物毒性。研究结果表明,pH在4.5~8.5的范围内,Sb(Ⅴ)在溶液中主要以Sb(OH)6-和Sb(OH)5 2种形态存在,其中Sb(OH)6-始终占总Sb(Ⅴ)的97%以上。pH在4.5~6.5时,以大麦根伸长表示的EC50(Sb(OH)6-)(EC50为大麦根伸长被抑制50%时Sb(Ⅴ)的剂量)随着OH-活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与OH-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3、P<0.01),但当pH在7.0~8.5之间,不同pH梯度的EC50(Sb(OH)6-)没有显著差异,而EC50(Sb(OH)5)在整个pH范围内(pH=4.5~8.5)随着pH升高而下降。Sb形态与pH线性分析表明,Sb(OH)5和Sb(OH)6-均具有毒性,但随pH升高,Sb(OH)5的活度占比降低。基于BLM方程计算得出Sb(OH)6-、Sb(OH)5与生物配体的络合平衡常数,分别为lgKSb(OH)6BL=1.34、lgKSb(OH)5BL=3.08。变量的灵敏性分析也表明大麦根长对Sb(OH)5的响应最敏感。基于所得络合平衡常数的BLM能够较好地预测Sb(Ⅴ)对大麦的毒性。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