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探索以重庆“地票”交易为例

2011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格局不仅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重点剖析以“地票”交易模式为集中体现的重庆市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经验,分析了“地票”交易制度的产生背景、“地票”的生产与交易过程及其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中的创新之处和潜在的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地票”交易制度作为重庆市从体制内探索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一种路径,调整了城乡建设用地存量结构,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地票”交易,实现了实物资产的证券化,完成了实物资产货币化过程;“地票”交易实现了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突破了传统的项目捆绑式的点对点的、区域内的、行政化的高成本的指标交易挂钩模式,从空间上和交易机制上实现了跨区域、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节省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和配置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风险,由于城乡土地在使用用途上边际收益的差别,城乡之间极易产生“马太效应”;同时受利益驱使,“地票”交易使地方政府可能存在超额储备“地票”的倾向。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