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β 25-35 对SH-SY5Y细胞Bcl-2、Bax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影响

2016 
目的合成8-溴乙氧基大黄酸,探讨8-溴乙氧基大黄酸对肝癌HepG2.2.15细胞分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和机制。 方法以大黄酸为结构基础,化学全合成8-溴乙氧基大黄酸,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 1 H-NMR)及碳谱( 13 C-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MTT法测定8-溴乙氧基大黄酸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ELISA检测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乙肝病毒X基因(HBx)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结果 IR、 1 H-NMR和 13 C-NMR的结果确证合成产物为8-溴乙氧基大黄酸,合成产物和大黄酸对HepG2.2.15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作用72 h后IC 50 分别为14.29 mg·L -1 和11.59 mg·L -1 。采用无细胞毒剂量的8-溴乙氧基大黄酸处理细胞后,对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剂量依赖性,且合成产物的抑制效果优于大黄酸;8-溴乙氧基大黄酸可降低HBx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阻碍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但不影响细胞周期。 结论 本研究合成的8-溴乙氧基大黄酸显示了比大黄酸更为优越的抑制HepG 2.2.15 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作用的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HBx蛋白表达、减少钙离子浓度而实现。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