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北京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现状及短期和一年预后——Beijing AHF Registry研究

2018 
目的了解及比较北京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救治措施及预后等资料。 方法在北京地区二级和三级医院共14家医院的急诊科中进行前瞻性的网络注册预后登记研究(Beijing AHF Registry)。本研究连续入选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9月23日期间就诊于14家医院急诊室并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衰的患者共3 335例, 分为两组进行比较, 其中二级医院共349例患者, 三级医院共2 956例患者。 结果共纳入3 335例急性心衰患者, 中位年龄为71(58, 79)岁, 其中男性占全部患者的53.16%。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冠心病(43.27%), 高血压(17.73%), 心肌病(16.07%)等。急诊科治疗平均时间为66.82 h, 127例(3.81%)患者在急诊治疗期间死亡。30 d和1年全因病死率分别为15.3%和32.27%。30 d和1年的全因再住院率分别为15.64%和46.89%。二级医院新发的急性心衰患者人数偏多(63.64% vs . 49.93%), 急诊治疗时间偏短(12 h vs . 41 h), 急诊好转出院率低(3.43% vs . 37.45%), 急诊治疗期间病死率偏低(1.58% vs . 4.09%)。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相比的1年的全因病死率(25.6% vs . 33.2%)、心血管病死率(22.4% vs . 28.8%)、心衰加重的病死率(20.2% vs . 26.0%)均较低。将年龄、性别、肌酐、NHYA分级等纳入倾向性评分匹配统计分析发现, 二级医院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类标准化药物的比率明显低于三级医院(4.51% vs . 28.17%, 1.41% vs . 9.5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诊科内的急性心衰病死率及再住院率仍然很高; 目前对急性心衰的药物治疗选择与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仍有很大差距。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