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ary Cutaneous Nocardiosis-A Report of Three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2018 
背景:奴卡氏菌為一緩慢生長的格蘭氏陽性嗜氧菌,普遍存在土壤中,可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感染,通常發生在免疫不全的病人身上。但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奴卡氏菌大多經由皮膚的侵犯造成原發性的皮膚病灶。目的及目標:原發性皮膚奴卡氏菌感染並不常見,且大部分的外科醫師對此疾病並不熟悉。我們提出三例病例報告,並做文獻的回顧,以期對此疾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預後有更深的了解。材料及方法:案例一為一八十七歲女性,於左腿出現許多小水泡合併紅腫一周。水泡後續變成膿包,且出現皮膚壞死。案例二為一四十九歲家庭主婦,有三年的糖尿病史。症症為右小腿有一紅腫熱痛結節。此病灶後來發展為較大片的紅疹及膿包,膝窩及鼠蹊也出現疼痛性的淋巴結節。案例三為一二十八歲男性工人,於操作油壓挖土機時被高壓噴濺的機油造成右手掌的穿刺傷。此傷口併發反覆發作的紅腫和排出竇。三者案例的傷口培養皆為奴卡氏菌,且接受多次的清創手術和不同時間長度的抗生素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治療。結果:原發性皮膚奴卡氏菌感染有三種典型的臨床表徵。案例一屬於表淺皮膚型,案例二為淋巴皮膚型,案例三則較似於足菌腫型。在接受完整的療程之後,案例一及案例二分別追蹤一年及兩個月,皆無復發。案例三於追蹤三年時手背出現一無痛性結節,切片顯示為肉芽組織且培養無奴卡氏菌,之後康復無異常。結論:原發性皮膚奴卡氏菌感染有著多樣的臨床表徵。診斷此疾病需要高度的臨床懷疑和微生物學的特殊培養。原發性皮膚奴卡氏菌的治療則仰賴手術及長期的抗生素治療,以降低復發機率。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