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外照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剂量-体积-时间关系研究

20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与直肠受照剂量、体积以及受照时间关系。 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IMRT照射的51例宫颈癌病例,根据RTOG/EORTC毒性分级标准分为1~4级。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标准计划下不同放射性直肠炎分级组的患者直肠受照剂量体积。分析直肠 D max 、 D mean 、 D 1 cm 3 、 D 2 cm 3 、 D 40 、 V 40 和出现症状时直肠受照剂量。 结果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平均时间为放疗后(23.06±12.01)d。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3~4级组相比,放射性直肠炎2级组的直肠 D max 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5.268, P D 1 cm 3 、 D 2 cm 3 值均低于放射性直肠炎3~4级组( F =4.893、4.406, P D 40 和 V 40 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宫颈癌患者IMRT放疗20 d左右较易发生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且较多发生轻度到中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重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低。在宫颈癌IMRT放疗时,尽量减小直肠 D max 、 D 1 cm 3 、 D 2 cm 3 的值,对降低重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有意义。
    • Correction
    • Source
    • Cite
    • Save
    • Machine Reading By IdeaReader
    0
    References
    0
    Citations
    NaN
    KQI
    []